各城国庆假期地铁客流量排名:广州地铁再次反超北京上海
今天,各大城市国庆假期的地铁客流量排名出炉。
第一名,广州地铁,7天总客流量5022.8万人次,也是唯一突破5000万人次的地铁城市。
而且整个黄金周,除了3号和4号被上海超过,其他五天广州都是第一。
第二名,上海地铁,7天总客流量为4825万人次。
第三名,北京地铁,7天总客流量为3818.3万人次。
第四名,深圳地铁,7天总客流量为3313.4万人次。
第五名,成都地铁,7天总客流量为2976万人次。
第六名,重庆地铁,7天总客流量为2050万人次。
数据来自各地铁公司官方微博
总的来说,北上广稳居第一梯队;
深圳、成都居第二梯队;
西安、重庆、武汉、长沙、南京居第三梯队。
这个排名,再次印证了我们之前那个判断:几乎一到节假日,广州地铁的客流量就是全国第一。
关心地铁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有趣的现象,工作日期间,中国城市地铁客流量的排名是北上广深,但一到节假日,就变成了广北上深,或者广上北深。
那么,问题来了,广州的常住人口分别相当于北京的85%、上海的75%,地铁运营里程分别相当于北京的76%、上海的66%,为何节假日客流量能够反超京沪呢?
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我猜想的原因有这样几条:
一是广州实际居住人口被低估,这一点已经被七普数据所证实,广州常住人口约1867.66万人,十年净增597.58万人,和北京、上海的差距已经显著缩小,占北京上海的比例,分别从67%、60%上升到85%和75%。
但其实,这个口径统计的只是常住人口,不包含大量的非常住人口,考虑到珠三角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如果按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这个口径来计算,广州和北京、上海的差距应该会进一步缩小。
实际上,无论是看移动电话用户量、快递业务量、小学生数量,广州都与北京、上海相差不大,甚至超过后者。
二是广州的超强集散功能。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广州对华南地区交通客流的集散效应非常突出,广东的铁路、公路、航空网线一直是以广州为中心来规划的。
在很大程度上,广州既是全省人民出广东的始发站,也是全国人民到广东的第一站,广州地铁所服务的人群远非广州一个城市,而是全省。
换句话说,作为全省交通枢纽的广州,其地铁所服务的人口腹地,在广度上,其实超过了北京、上海、深圳。
事实上,如果观察武汉、西安等省会城市的地铁客流量也能发现和广州类似的现象,就是节假日客流量和工作日客流量差别不大,不像北京、上海那样出现明显的下滑,这可能是省会城市的一个普遍情况。
三是广州独特的空间结构,一个几乎可以公认的事实是,相比多中心发展的北上深,广州至今仍是一个强中心结构,中心城区的首位度远远超过北上深的中心区,这一点可以从中心城区GDP、大企业数量、常住人口占全市的比重可以推测出来。
强中心结构带来的一个效果是,周末仍然能为中心区导入巨大的客流量,大量住在郊区的人,到双休日还是得回到中心城区购物、社交、娱乐,因为郊区的生活配套还没有发展起来。
相比而言,北上深在高质量生活资源的分布上就均衡得多,这样住在郊区的人,每到周末就对中心城区的需求没那么大了。
观察北京上海的地铁客流数据可以发现,周末与工作日的差距非常大,北京、上海周六的客流量分别只相当于周五的65%与62%,潮汐效应可以说非常明显。相比而言,广州的周末与工作日,相差很小,几乎拉平,大约只有10%的波段。
四是独特的产业结构,广州是一个典型的商贸城市,商贸的本质是流通,人际活动的密度大、频率高,广州是广交会的举办地,诞生过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拥有数千家熙熙攘攘的专业市场,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居全国第三,还是驰名中外的美食之都,“买买买”与“吃吃吃”的繁荣,带来的是高频率的人际流动。
相比而言,工业的本质是生产,人际交往的需求相对不高,比如一个富士康工业园,可以聚集几十万产业工人,这几十万人的就业、居住、休闲、购物等功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园区内解决,而不需要与关内的城市功能发生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广州地铁客流量为何比深圳高那么多,因为在产业结构上,深圳的产业园区比广州要多。
五是广州地铁相对出色的运营水平,导致市民地铁出行的意愿普遍较高。广州是一座老城,地铁线路规划存在很多先天性的制约,比如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不够、站内空间太小等种种问题。
不过,广州地铁贵在用心,在服务上做足了功夫。网友们常常把广州地铁亲切地称为“羊角”,称赞其在地铁指示牌、发车间隔、收班时间、票价优惠、充值方便、站内装修、安检流程、语音报站、允许饮食、WIFI网速等多个人性化的细节。
这其中,最值得称赞的还是相对亲民的票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为亲民。相对低廉的票价,有利于培养市民使用地铁的习惯,地铁这种生活方式深入人心。2016年,广州地铁多个月份的客运量就已超过公交车,地铁客流量占整个公交系统的比例,在同类城市中,高居前列。
总结来说,广州地铁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都会服务大量的非上班需求,比如购物的、社交的、娱乐的,还有大量从外地到广州坐高铁、飞机的中转客流。
再加上广州的气候,一年四季都可以户外活动,周末出来玩的积极性比北方城市要高。
另外,商贸流通业往往没有双休日,这部分从业人员周末仍然要上班,广州是个典型的商贸城市,城内遍布了大量的专业市场、会展中心、商业街、购物中心,这让广州地铁的客源构成非常的多元化,而不仅仅是工薪族占主导,潮汐化特征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