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落地实施 7个项目总长139公里
半岛网9月10日讯 近日,青岛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9月9日下午,“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精神 推进我市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落地实施”新闻发布会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召开。
总获批里程达503公里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持城市重点区域发展,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和15号线一期,共7个项目,线路规模139公里,估算总投资980.7亿元。三期建设规划的获批,使得我市轨道交通获批里程达503公里。
三期建设规划的获批离不开国家对青岛的大力支持和全市的共同努力。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报时序、投资规模、技术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市发改委、市地铁办(地铁集团)组织开展了三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先后完成了生态环境部环评审查、已批建设规划中期执行情况评估、三期建设规划初审等重要审查程序。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受理上报文件,5月通过专家评估,8月通过住建部会审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下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抓紧推进各条线路开展前期工作,助力地铁三期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突出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建设和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二是加强衔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统筹协调轨道交通与周边生态、环境及工程的关系。做好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和吸引力,着力提升轨道交通客流水平。三是加强研究。完善项目建设方案、投融资方案,专项研究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积极探索利用土地开发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全面提升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
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设好“轨道上的青岛”,赋能城市发展新动力,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发改贡献。
更多区域纳入“地铁版图”
据介绍,获批的三期建设规划中,2号线二期、5号线是东岸城区骨干线路,进一步织密东岸网络,缓解交通拥堵。2号线二期长8.9公里,设站8座,主要服务李沧东片区、院士港等区域。5号线长32.7公里,设站29座,是“C”字型线路,与多条线路实现换乘,主要服务邮轮母港及老四方、浮山后等人口密集区。
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是北岸城区骨干线路,搭建北岸网络框架,加强城阳与东岸主城区的联系。9号线一期长16.6公里,设站13座,主要服务城阳核心区,打通北岸东西向通道。15号线一期长30.8公里,设站17座,主要服务黑龙江路沿线大型居住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实现东岸和北岸的快速联系。
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是西海岸原胶南城区、即墨、胶州三个重要区域的骨干线路,服务内部交通出行,实现与主中心的快速联系。6号线二期长14.7公里,设站10座,主要服务西海岸原胶南城区,衔接青岛西站。7号线二期由北段和南段组成,其中北段长12.8公里,设站11座,南段长3.7公里,设站3座,主要服务即墨中心区、李沧西部区域,实现即墨与城阳、东岸主城区的快速联系。8号线支线长18.8公里,设站10座,主要服务胶州中心区,通过网络互连实现胶州和东岸、北岸城区的快速联系。
目前,市地铁办(地铁集团)已开展了三期建设规划线路的前期研究工作,并提前启动了部分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对我市城市发展将起到哪些重要作用?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将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我市是我国少有的海湾型城市,山海阻隔,交通廊道有限,组团化特征明显,城市布局较为分散。特殊的空间形态要求建立比常规平原城市更加快速、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可实现各中心之间的快速联系,拉近时空距离,支撑多节点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三期建设规划项目从缓解交通拥堵和引领城市发展出发,进一步织密东岸主城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搭建西岸、北岸城区网络骨架,连接重点发展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引领打造基于轨道交通网络节点和廊道集聚式发展的高效型城市,形成发展凝聚力。
二是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近几年我市地铁快速发展,运营及在建线路对我市的大部分重要区域已有效覆盖,很多市民已经感受到了地铁出行的便捷性,对地铁的建设也较为关切。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充分考虑市民出行需求,对老四方、浮山后、李沧东部、黑龙江路沿线、正阳路沿线等人口密集区域都进行了覆盖,对快速融青较为迫切的即墨、胶州、西海岸中心城区进行了联通。三期项目建成后,我市轨道交通覆盖率将大大提升,对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结合我市城市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三期建设规划充分研究了地铁与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铁路客运枢纽方面,新增与青岛西站、胶州站的衔接,实现地铁对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胶州北站、胶州站六大铁路枢纽的覆盖。公路客运枢纽方面,新增与青岛西公路客运站、即墨汽车总站的衔接,实现地铁对市内14个公路客运枢纽的覆盖。航空客运枢纽方面,实现地铁对胶东国际机场航空客运枢纽的覆盖。海运枢纽方面,实现地铁对国际邮轮母港的覆盖。同时,充分考虑了地铁与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通过有效换乘,基本形成以地铁为骨干、地面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四是支持产业升级发展。通过轨道交通高效服务重点项目及产业园区,连接城市高端服务节点和新产业集聚区,增强轨道交通对邮轮母港、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院士港等重要产业和功能区的支持,为城市创新发展创造活力,促进创新人才集聚,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经济发展新动力。
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建成后,东岸城区网络进一步织密,西岸、北岸城区网络骨架初步搭建,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实现全面覆盖,三岸主城区内部45分钟可达、关键节点之间1小时可达,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争创北方TOD典范城市
从国内外地铁先进城市来看,TOD(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正成为引领城市发展和提升空间品质的重要动力,是推动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引擎。以成都为例,成都被誉为“一座轨道上的城市”,核心就在于TOD对于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地铁打破了区域限制,有了地铁人人都住在主城区;另一方面加速了产业的汇聚,聚集了人气,从而激发区域活力;同时完善和改进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周边地块商业价值,实现产城融合;最重要的是拓宽地铁建设资金筹措途径,促进了地铁可持续高效运营。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青岛地铁自首条线路开工以来,一直积极推动TOD综合开发。目前已成功实施地铁2号线辽阳东路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地铁1号线贵州路站上盖物业开发、地铁1号线井冈山路站地下空间开发等TOD项目,有效提升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后续TOD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合地铁三期建设规划项目,青岛地铁正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为城市发展赋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市发改委、市自规局的指导下,正在编制青岛市TOD综合开发五年行动方案、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为我市实施全域TOD综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坚持策划先行,引入顶尖策划设计机构,按照“先期策划、系统规划、精准设计、功能复合”原则,高标准开展TOD项目城市一体化设计。三是开展土地梳理,结合我市地铁三期规划,对沿线TOD综合开发潜力地块实施分级分类,在有效实现TOD项目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推动TOD开发用地统筹管理、集约高效利用。四是加快项目落地,按照“一区一试点”的原则,积极推进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西海岸、城阳、即墨、胶州等区域重点项目,力争尽快打造一批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TOD开发示范标杆项目。
“十四五”期间,青岛地铁将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整体成势”“五年全面落地”的战略打法,全面开启轨道交通改变城市格局的新征程,开创TOD综合开发改变城市形态的新局面、助力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力争至2025年,全面构建青岛市全域TOD战略布局,推动15-20个示范项目全面落地,实现千亿级投资,助力青岛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青岛打造成为全国北方TOD典范城市。
通讯员 龙怡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