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即爆火,地铁寄存柜为啥如此受欢迎?
近日,行李寄存柜现身上海部分地铁站。首批试点包括南京东路、豫园、人民广场、陕西南路、虹桥机场T2航站楼和上海火车站等10余个站点,每组寄存柜包含大、中、小三种规格,8小时内免费。有记者走访发现,人民广场、南京东路站都面临寄存柜爆满以致无柜可存、“一柜难求”的情况。
首次试点就达到“一柜难求”的程度,正说明寄存柜有成为出行刚需的趋势。或者说,“行李焦虑”背后的需求也许一直存在,只是现在才被正视和彻底释放出来。随着国内城市的服务能力逐渐强大,可以预见,未来任何需要帮助的细分领域,都会有相应的公共服务出现,而寄存柜就是这样的一个细分领域。
其实,行李寄存柜这样的新鲜事物在一些国家已较为普遍,多设立在地铁站、商场、景区等来回固定线路人群多的场所。国内近几年也有不少城市开展试点,比如广州、深圳、南京、厦门、青岛、徐州、兰州等,效果都很明显,旅客反响热烈。可以说,人们现在逐渐有这种临时存货的需求,离不开交通便捷化和出行日常化的进步。
首先是地铁网络密度增大不少,让人们来回同一线路更加方便快捷,地铁站不再只是人们旅途中不再回头的“过路站”,而是逐渐成为一个枢纽;许多大型地铁站,比如上海的南京东路、豫园、人民广场站,本身也是游客需要长时间停留的景区所在地,会存在大量的公共存货需求。
其次是出行更加日常化之后,人们更注重旅行的质量和体验,利用储物柜来解放双手,当一个“甩手掌柜”,正是提升体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然,未来寄存柜的普及,还要考虑经济成本、安全风险、投放科学性等,柜内存物是否有危险、会否被盗窃是潜在的安全隐患,柜子被闲置会导致资源浪费问题……此外,考虑到需求量大,也可以对寄存柜按照行李大小及存放时长进行计费,但收费规则要公开透明且合理。这样不仅可以拉平成本,降低运营压力,还可以提醒游客按时取物,避免长期占柜。
看到需求之后,如何解决和平衡好诸如此类的实操难题,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这也让人不由得想到,城市服务存在的一大原因就是去解决人们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焦虑,“行李焦虑”就是其中之一。从上海地铁首次试点即“一柜难求”的情况来看,“行李焦虑”背后的确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值得被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资本看见。
看似不起眼的寄存柜,其实也是城市服务发展和欢迎外来游客的一个标志性服务,能为城市形象加上“游客友好”的印象分,也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省心、贴心。它的出现,让游客也让整个城市多了一些“临时空间”,而解决“临时”之需才是便民的意义之一。